星空5G 导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名词及解释-

2024-08-25编辑:本站
中国近代史纲要 名词解释~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由此开始。鸦片战争还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名称 公车上书 解释 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出处《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 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例句: 制台原是不得已之举,台民不甘臣日,~反抗,列名的千数百人。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历史上所说的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护国运动 以云南首义为发端的反对袁世凯称帝捍卫民国的运动。
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抗,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梁启超的进步党。梁启超利用自己与蔡锷的师生关系和蔡锷在云南的影响,要蔡锷回云南发动武装起义,并联络了西南军阀起兵反袁。在这之前,孙中山已派李烈钧等人去云南活动,滇军中下级军官对袁的倒行逆施十分不满。蔡锷回到云南,进一步壮大了反袁力量。他策动云南将军唐继尧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出兵讨袁。此后,贵州、广西宣布独立,各地继而纷纷响应,表示讨袁。袁在内外压力下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企图退保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政府对峙。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当天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以逼蒋“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两位将军成为民族的英雄。

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 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是党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局面。

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一化三改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洪秀全颁布了一个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是农民向封建统治全面宣战的总纲领,是革命的农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晶。首先,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反封建的革命性。其次,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黄花岗起义失败不久,湘、鄂、川、粤四省掀起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全国各地相继响应,不到两个月,全国有十四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2月29日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成立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从此结束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覆灭,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
护国运动: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抗,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梁启超的进步党。梁启超利用自己与蔡锷的师生关系和蔡锷在云南的影响,要蔡锷回云南发动武装起义,并联络了西南军阀起兵反袁。在这之前,孙中山已派李烈钧等人去云南活动,滇军中下级军官对袁的倒行逆施十分不满。蔡锷回到云南,进一步壮大了反袁力量。他策动云南将军唐继尧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出兵讨袁。此后,贵州、广西宣布独立,各地继而纷纷响应,表示讨袁。袁在内外压力下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企图退保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政府对峙。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得到天津、上海、长沙、广州、成都等地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到六月初扩大规模。6月3、4日,军阀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阶级相继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接着,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知识分子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又称七七事变。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中国人民进行的八年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之相互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中华民族遭压迫、中国人民受剥削的境遇,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统治秩序,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境遇,是要解放和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就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面对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从而为实现第二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前提。
新旧民主革命的特点(异同)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①是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③是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其不同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①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是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③是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④是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⑤是所屑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十月革命之后,屑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在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是战胜敌人的一个基本武器。由于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因而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存在和发展。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又一个基本武器。共产党人在组织武装斗争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联合尽可能多的同盟者。因而武装斗争只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特别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和不断胜利。而党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斗争的指挥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中,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是保证革命胜利的关键。因为共产党是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领导和指挥好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
左倾错误:“左倾错误”的全称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它是指党内的一种错误思想,表现为急躁、冒进,不顾客观事实;或者照搬马列原著,咬文嚼字,不能灵活运用。
相对来说还有“右倾机会主义”,表现为对敌人软弱、妥协、害怕、投降,政策和路线上保守,走在群众的后面。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意孤行,继续调集重兵入陕,并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杨毅然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遂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三条道路:即“中间路线”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4�%8牧嫉淖时局饕澹��岢�模�亲什�准豆埠凸�姆桨福��髡诺模�抵噬鲜蔷擅裰髦饕宓牡缆贰



  • 急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解析与练习
  • 答:急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解析与练习 后天要考近现代史了,有没有谁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难点解析与练习》电子版啊,最好word格式,急用啊,谢谢了!... 后天要考近现代史了,有没有谁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难点解析与练习》电子版啊,最好word格式,急用啊,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

  • 历史考试,名词解释,给准确的,完整的哈,非诚勿扰,谢谢啦
  • 答:1、鸦片战争(Sino-British Opium War),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另有相关电影和书籍 2、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

  •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名词解释“国共第一次合作”
  • 答:其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

  • 历史考研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
  • 答:历史考研名词解释中国近代史介绍如下: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段历史时期。这段历史时期,是以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深刻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基本特征的。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日益加剧,中国社会逐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 近现代史:中间路线的名词解释
  • 答:1. 中间路线,亦称第三条道路,是一种主张通过和平的议会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巧空级共和派首国的思想。2. 该思潮支持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共两党谈判的恢复及中间党派的活跃而兴起。3. 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前后,中间路线达到高潮。

  •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什么是 中储卷 减租减息
  • 答:截止到1945年9月,中储券共发行四点六万亿。同年国民政府宣布1比200的比率,用法币兑换中储券,1945年11月中储券被宣布禁止流通。如果1941年持有100元法币,被迫兑换50元中储券,到1945年50原中储券只能换回0.25元法币。沦陷区小户人家,大部分因此而破产。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抗日政权...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点是什么?
  • 答:28.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29.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及面临的考验和问题 30.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提示:以上30个问题是A、B两套考卷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单选(10个) 10 多选(10个) 10 名词解释(4个) 20 简答(4个) 24 论述(2个) 26 材料...

  • 【历史】求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1949年建国之后!!!)
  • 答: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现代史分为4个时期:1.过渡时期:1949年建国——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文革前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粉碎...

  • 三民主义名词解释简答
  • 答:2.民权主义:认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生命、财产、自由、平等、表达和信仰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迫害或剥夺。3.民生主义:注重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创造有利于人民发展的环境。这包括改善劳动条件、加强教育和医疗事业等。三民主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它主张...

  • 中国近现代史最易出的名词解释
  • 答: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乡村建设派,东南互保,虎门销烟,租界,片面最惠国待遇,《海国图志》,湘军,厘金制度,圣库制度,淮军, 捻军 ,亚罗号事件,清流派 ,赫德,总理衙门 ,“马嘉理事件” 《中俄伊犁条约》 黑旗军, 公车上书 强学会 保国会 戊戌六君子 “东南互保” 保...

    相关内容

    首页 新知 身健
    返回顶部

    © 星空5G w.xkyn.com